異位性皮膚炎---中醫觀點:治療與保健
在典籍中,依照異位型皮膚炎發病的樣貌,出現不同的名詞,像是發於嬰兒的奶癬、好發於肘膝內側的四彎風、嚴重滲組織液的浸淫瘡、發於小腿的血風瘡等等。
中醫認為皮膚的病灶是因為身體內的濕、熱過多,通常也合併有本身氣虛、陰血不足等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是體內濕熱發於皮膚造成發炎的表現。發炎為主的皮膚,紅、熱、甚至腫、分泌組織液的症狀通常較為嚴重。
濕氣的來源有環境中的溼氣,和吃進去的濕氣。台灣的天氣終年潮濕,尤其初夏的梅雨季更是濕悶,若住在山上、溪邊等潮濕處,身體更是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 吃進去的溼氣,保括精製糖、油膩、人工添加物、糯米、酒、牛奶等等不好消化的食物,若是身體無法代謝,累積在身體裡,也看作是溼氣。
平時,身體的消化道有運化水穀、輸布津液、分清泌濁等功能,在五臟中,中醫將消化功能主要歸類在脾。白話來說,就是把身體吃進去的,分成有用的吸收並且分配到全身組織,沒用的透過大小便排出體外。 若是我們的陽氣不足,尤其是脾氣不足,這些身體中的溼氣就會容易累積在身體內,在其他條件具足後,發於皮表,變為皮膚的各種癢疹。
體內的火熱,會在四處造成發炎,若是在皮表就會變成皮膚紅疹癢疹。天氣的炎熱,吃過多的油炸、辛辣、香料、進補食物藥物都會造成火氣大。另外,現代人常熬夜,也會造成身體陰虛上火。有人說常生氣會造成火氣大,其實情緒與體質是互為因果的,火氣大的人表現在情緒上就容易生氣,這種氣血失調造成的情緒,是很難自我控制的。
另一種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則以乾裂、脫屑為主,皮膚就算發紅,也表現得比較暗紅。這種則以正虛為主:陰血不足,造成皮膚乾燥,所以屏障受損;或是陽氣不足,血液循環不好,傷口修復失常,無法自癒。這種狀況再治療上除了清熱袪濕,就會漸漸加入,滋陰養血,活血通陽的藥物了。平常的照顧,除了注意保濕外,適當的運動與休息,幫助血液循環,增養陽氣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滋補的食物與藥物使用上小心,以免又引發了免疫反應,造成皮膚的發炎更加重。
初次使用中醫調整體質的患者,可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回診與治療,或許數週、數月到年,等到症狀消失且平穩後,開始減藥。但是,這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合併造成的疾病,因此無法根治。在治療的過程中,慢慢瞭解自己的體質,趨吉避兇,可以避免再發。但是有時碰上不可避免的因素,像是炎熱的天氣,或是工作過度勞累等等,只要輕微發作,即開始服藥,並調整生活,很快又能夠緩解,就像是個感冒一般。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