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
四月的春天後母面,忽晴忽雨忽冷忽熱,第三胎產後一個多月的媽媽回診,在這個陰雨的禮拜感覺莫名的憂鬱﹑情緒低落。所謂的"莫名",就是沒來由地,不用再問原因了。
產後憂鬱近年來漸漸受到大家重視,主要原因於產後體內荷爾蒙巨大的變化讓媽咪的情緒起伏。照顧嬰兒的疲憊、生活上諸多的改變、與家人的溝通等等則皆為可能誘發的因素。
其實有50%~80%的媽媽經歷過產後的情緒低落,十個產後媽媽裡面有一個有產後憂鬱症,一千個裡面有1~2個媽媽會有產後精神病。
產後情緒低落的表現為持續幾天的焦慮、心情低落、脾氣暴躁、疲憊、容易流淚、失眠、頭痛、做惡夢等,相信許多媽媽都曾經歷,還好大多屬於暫時性的症狀,幾天後會自己改善。
若是以上症狀又加上吃不下、睡不著、容易內咎自責、對平時喜歡的事情也提不起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持續兩週就屬於產後憂鬱症。
若不只有情緒的變化,同時也出現妄想或幻覺,就屬於產後精神病了。
那產後媽媽或家人要如何自我評估及早發現問題呢?可以利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來評估,依照過去七日內的狀況回答十個問題來了解自己產後的精神健康狀態。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908-70179-107.html
現在大家了解憂鬱症等身心疾患並不一定是單純的"想太多"或是"看不開",很多時候是腦部的內分泌或是功能出現了障礙所致。中醫也認為情緒並不單純是我們所遇到外在事物所導致,不同的氣血狀態也會以情緒表現。
中醫講精氣神,這三個層次的影響是雙向的,思維情緒會影響氣血狀態,氣血狀態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或甚至肌肉、器官、腫瘤等等,反之亦然。產後荷爾蒙的大幅降低,中醫稱為氣血俱虛,恢復的過程若有風寒濕侵襲或是過多的煩心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產生氣滯血瘀,而兩者又以氣血虛弱為主。
黃帝內經中《靈樞.本神》提到「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心主血,產後血虛的狀態就會影響到心、神,心氣虛則悲,神傷則恐懼。
《陳素庵婦科補解.產後恍惚方論》:「產後恍惚,由心血虛而惶惶無定也。心在方寸之中,有神守焉,失血則神不守舍,故恍惚無主,似驚非驚,欲安而忽煩,欲靜而反憂,甚或頭旋目眩,坐臥不安,夜則更加,饑則猶劇」
此段傳神的描繪了產後憂鬱的狀態,也提出了主因於產後的心血虛造成了如此表現。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產婦都會如此血虛,就像現在的統計數據,只有10%的媽媽會發展為產後憂鬱症,50~80%的媽媽會有情緒低落但是能夠自我恢復的。至少也有20%的人完全沒有這些壯況,我們並不需要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全家人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除了關注寶寶也別忘記關心媽媽的身心狀態,而媽媽也別忘了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能讓寶寶有個健康的媽媽喔。心情不好的媽媽也別忘記"太陽沒有不見,只是在雲後面"。
留言
張貼留言